卫健委公示卫生资格考试加分政策

2024-10-22 17:27:17

一、加分政策概况

卫生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合格标准,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 60%,即 60 分。然而,为了加强基层地区医疗队伍建设,部分地区推出了省定合格标准,与国家合格标准存在差异。
以四川为例,基层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省定合格标准为 55 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援湖北医疗队和高风险地区)一线人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省定合格标准也为 55 分。新疆、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降分政策。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级别划定了不同的合格标准,有效期为五年。贵州省全国卫生资格考试省内分数线分为 Ⅰ 类 55 分和 Ⅱ 类 50 分。广西乡镇卫生院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为 55 分。
这些加分政策为未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考生带来了希望。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贵州、陕西两省就有近两千名检验人通过加分 / 降分拿证。此外,黑龙江、四川、新疆、青海等地的加分 / 降分拿证政策也惠及了众多考生。这意味着,即使考生未能达到国家合格标准,仍有机会通过省定合格标准获得证书,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同时,加分政策也体现了对基层医疗人员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关怀和激励,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医疗事业和抗疫工作。

二、具体地区加分政策

(一)陕西省

陕西省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参加卫生资格考试未达国家合格标准可加 10 分。适用范围包括援鄂医疗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省内定点医院隔离区从事新冠肺炎接诊等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疾控部门从事直接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相关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急救机构从事转运确诊或疑似病例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直接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等相关科研攻关人员。据了解,西安市长安区、国际港务区、曲江新区以及渭南富平县等地在此之前就发布了同样的通知,咸阳市卫健委也发布通知,可开始申报该项政策。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公告中均明确提及了这一政策,从各地发布通知的趋势来看,陕西省接下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地区发布申报相关的通知,各位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持续关注。

(二)四川省

四川省对基层卫生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卫生资格考试有明确的省定合格标准政策。基层卫生(中医药)副高级资格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为 58 分。基层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省定合格标准为 55 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援湖北医疗队和高风险地区)一线人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省定合格标准为 55 分。同时,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期内可提前一年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或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受到记大功及以上奖励或获得市(厅)级及以上表彰的,可不受工作业绩限制申报卫生高一级职称评审等。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划定了不同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且合格标准有效期五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2025 年、2026 年)。具体为:自治区地州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 60 分;自治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 58 分;南疆四地州地州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 56 分;南疆四地州所辖县市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 53 分。

(四)贵州省

贵州省全国卫生资格考试省内分数线分为 Ⅰ 类和 Ⅱ 类。Ⅰ 类省内线为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最近两个考试年度成绩滚动计算达不到全国合格标准,但滚动计算后,各科目考试成绩均不低于 55 分的考生,可确定为达到 Ⅰ 类省内合格分数线。Ⅱ 类省内线为在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最近两个考试年度成绩滚动计算达不到全国合格标准,但滚动计算后,各科目考试成绩均不低于 50 分的考生,可确定为达到 Ⅱ 类省内合格分数线。达到 Ⅰ 类或 Ⅱ 类省内分数线的人员分别取得相应专业和级别的省内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由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给省内合格证书。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乡镇卫生院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科目合格标准为 55 分。经广西 55 分合格标准拿到的证书只在广西区内乡镇卫生院有效,仅可作为乡镇卫生院岗位聘用及申报卫生系列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不适用其他医疗卫生单位,不能用于申报卫生系列县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及全区通用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

三、政策引发的思考

(一)政策争议点

  1. 抗疫一线界定模糊:对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国家虽明确了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为一线医务人员,但在实际执行中,如在发热门诊、隔离点、核酸采集等常态化防疫工作中的人员是否属于一线医务人员仍不明确。很多人认为这些工作人员同样承担了高风险,付出了汗水,若不能被认定为一线医务人员,享受不到相应的优待政策,有失公平。
  1. 对留守医护不公平:医院在疫情防控中通常会调一部分人手参加防抗疫工作,留一部分人手坚守医院后方。留守后方的医护人员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压力,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顶上走的人的工作,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然而,只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能享受优待政策,这让留守后方的医护人员感到不公平。

(二)考生对政策的关注与咨询

早在 2024 年卫生资格考试报名之初,就有不少考生咨询面向一线医务人员的优待政策。大家关心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优待政策还能享受多久,尤其是加分政策在未来是否会继续实行。由于每个地区政策都有可能不一样,考生们也很迷茫,担心自己是否能享受到相应政策。因此,建议考生如果担心的话可以详细咨询下当地卫健委,以便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做好考试和职业规划。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优待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嘉奖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未来,政策制定者需要进一步明确抗疫一线的界定标准,兼顾留守医护人员的利益,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以更好地激励广大医务人员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