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卫生职称考试时间公布,考生须知!

2024-11-13 17:00:30

一、考试时间已公布

2025 年护士考试时间定于 4 月 26 - 27 日,卫生资格考试时间定于 4 月 12、13、19、20 日。考生可根据此时间提前做好备考规划。
这些具体的考试时间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准备参加护士考试的考生来说,4 月 26 - 27 日这两天将是他们展示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时刻。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般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采用人机对话考试方式,每半天为一个轮次。考生将随机分配至其中一个轮次,参加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的考试。
而卫生资格考试涵盖多个专业类别,考试时间分布在 4 月 12、13、19、20 日这四天。根据以往的考试安排,预测 2025 年初级护师考试继续采用纸笔作答方式,其余专业采用人机对话考试形式。各专业具体考试形式以中国卫生人才网通知为准。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分为 “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等 4 个科目。考生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目录》中选择报考相应专业类别。
有了明确的考试时间,考生们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提高自己的考试通过率。同时,也提醒考生们要及时关注中国卫生人才网的官方通知,了解报名入口开通时间、报名流程以及考试咨询等相关信息,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参加考试。

二、考试相关重要时间点

(一)考试大纲发布

按照以往惯例,卫生资格考试教材和大纲会在今年的 11 月 - 12 月左右公布。例如,2024 年大纲公布时间可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考试大纲对于考生的备考至关重要,它明确了考试的范围和重点,考生可以根据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往年教材和考试大纲内容基本不变,这也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二)报名时间

一般卫生资格考试的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12 月 - 1 月初。参考 2024 年具体安排如下:2024 年卫生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3 年 12 月 1 日 - 12 月 14 日;2024 年卫生资格考试现场确认时间为 2023 年 12 月 2 日 - 12 月 15 日,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报名流程包括网上预报名、报名确认、资格审核和缴费等环节。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报名手续,以免错过考试机会。

(三)准考证打印时间

准考证打印一般来说会在考前一周左右开放,届时考生登录中国卫生人才网即可进行下载打印。例如,2024 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 2024 年 4 月 1 - 21 日;2024 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 2024 年 4 月 16 - 28 日。考生应及时打印准考证,确保准考证上的信息准确无误,并妥善保管准考证,以备考试时使用。

(四)成绩查询时间

卫生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在考试结束后 1 ~ 2 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布。具体时间以当地官方通知为准。考生可进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网站、中国卫生人才网微信公众号或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方小程序(百度、微信、支付宝)进行查询。成绩查询是考生关注的重要环节,考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

(五)证书领取时间

卫生资格考试证书一般在成绩公布后 2 个月左右领取。具体时间以当地官方通知为准。考生根据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考试网等官方通知查看领取方式。考试(纸质)证书一般在成绩公布后 2 个月左右领取,考生可以根据各地通知查看领取方式。注意:上述时间根据以往考试时间节点梳理,具体时间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通知为准。

三、报考条件说明

(一)初级职称

1.医士(师):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士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 按照《中医药法》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2.护士(师):

     · 按照《护士条例》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
     · 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 5 年;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 3 年;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

3.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士资格考试。

4.药(技)师:

     · 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5 年。
     · 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3 年。

     · 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1 年。

     · 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

(二)中级职称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特定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1.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

     · 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 7 年。
     · 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 6 年。

     ·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 4 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 2 年。

     · 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 2 年。

     · 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2.公共卫生类别主管医师:

     · 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 7 年。
     · 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 6 年。

     ·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 4 年。

     · 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 2 年。

     · 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

3.主管护师:

     · 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 7 年。
     · 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 6 年。

     ·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 4 年。

     · 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 2 年。

     · 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

4.主管药(技)师:

     · 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7 年。
     · 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6 年。

     ·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4 年。

     · 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2 年。

     · 具备博士学位。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区卫生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有差异,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同时,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考试前一年度的年底,在计算任职年限时,从事医疗或护理等执业活动的,从执业注册时间算起;取得护师、药师或技师等职称,从取得相应资格时间算起。此外,鼓励卫生专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全科医学、全科医学(中医类)和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对于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线医务人员,在符合相应报名条件的基础上,晋升高一级职称可以提前一年申报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晋升高一级职称可以直接申报参加考试。上述享受提前申报的人员,原则上只享受一次政策优惠。

四、其他政策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对最低年限要求很严格。例如,天津、江苏、浙江、云南、山西、安徽、福建、广西、河南、内蒙古、山东等地区,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当年考,不满足报名条件里的整 1 年也可以报名。但是整 2 年,整 3 年,整 4 年,整 5 年,整 6 年,整 7 年这些少一天都不行。
其中,最严格的省份内蒙古,要求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取得初级(士)资格担任初级(士)职务满 3 年。而除内蒙古外,其他地区要求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技士工作满 2 年。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考试前一年度的年底。例如:2025 年度报考人员,其学历或学位取得日期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这就要求考生们务必准确计算自己的工作年限,以免因年限问题影响报名。
同时,各地在卫生资格考试报名要求上也略有不同,现场审核时对于工作年限的解读及审核力度也有所差异。因此,各位考生务必以当地通知为准,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材料,确保报名顺利进行。

五、考试形式及科目

(一)考试形式

卫生资格考试除护理学初级(师)专业采用纸笔作答方式进行考试外,其余 118 个专业均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人机对话考试时间为 2 小时,考试过程中屏幕会显示摘要、提示、提问及答题操作、图片等内容,部分试题可能需要调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纸笔作答的护理学初级(师)专业,考试时间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

(二)考试科目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分为 “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等 4 个科目。报名人员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目录》中选择报考相应专业类别。

2.自 2025 年起,将职业病学并入内科学专业、结核病学并入传染病学专业。调整后,内科由 12 科缩减至 10 科,内科 10 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实行同卷考试。基础知识包括内科病的症状体征、检查,病因病理及伦理行规;相关专业知识涵盖所有内科的常见症状和诊治要点;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则涉及各科全病种的病因病理、症状、鉴诊、诊断、治疗、预后,其中 303 内科学的知识点为其他九个专业中的较常见病种。

3.公卫类中,360 计划生育并入【330 妇产科】和【321 泌尿外科】,363 职业卫生并入【362 公共卫生】。调整后,公卫类由 6 科缩减为 4 科。原公共卫生和职业卫生共用基础、相关、专业知识试卷,目前已经合并为公共卫生专业,其他科目无共用试卷,但有部分知识点在多个科目中都涉及。

4.护理类中,204 中医护理学并入【203 护理学】,374 中医护理学取消,其他护理中级各科增加中医护理学内容。

各专业的具体考试科目和内容会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不同,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和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考生也应关注中国卫生人才网的通知,及时了解考试形式和科目调整的最新信息,确保备考方向的准确性。


    联系客服
    立即扫码联系客服
    备考规则
    备考资料
    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