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院各科收入大揭秘
2024-12-14 17:21:23
一、美国医院各科收入情况
(一)整体薪酬涨幅
2025年3月,根据Medscape最新发布的Physician Compensation Report 2024,我们得以窥见2023年美国医生的薪酬概况。整体来看,美国医生的平均薪酬已从2022年的35.2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6.8万美元,涨幅约为4%。其中,初级保健医生(PCP)的薪资增长了5%;相比之下,29个专科科室的专科医生薪资平均增长了约3%,2023年平均年收入达到40.2万美元。尽管PCPs的薪资增长率更高,但专科医生依然享有显著的薪资优势,其薪资高出PCPs的比例从2022年的42%增加至2023年的45%。
然而,与全社会其他职业相比,医生3%-4%的薪资增长并不算突出,甚至低于非工会雇员的平均薪资涨幅。分析指出,2023年美国医保报销削减3%可能是影响医疗系统员工收入的一个原因。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医生们在工作机会和合同谈判中重新获得了主动权。AMN医疗服务公司的医生解决方案部门部长Jeff Decker指出,新冠之后,医生们更加看重时间的灵活性,而非单纯追求更高的薪资。
(二)收入最高的科室
在2023年最新公布的薪资榜单中,最赚钱的科室依然备受瞩目。不出所料,骨科和整形外科再次占据榜首和榜二的位置,这两个科室医生的年均收入分别为57.2万美元和54.8万美元,这也是骨科和整形外科连续第六年位居薪资榜单前二。紧随其后的是心脏病科(53.8万美元)和泌尿科(52.7万美元),这两个科室同样是薪资榜单前五名的常客。而排名第五的胃肠病学科,年均收入为52.1万美元,同样属于高薪科室。
调查者分析认为,骨科医生的高额激励奖金是拉高其整体年均收入的关键因素。而近年来美容手术需求的激增,则让整形外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捞金科室”。
(三)收入最低的科室
2023年美国收入最低的五大科室依然为家庭医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传染病科、儿科以及糖尿病与内分泌科,这一排名与2022年几乎一致。其中,糖尿病与内分泌科以26.1万美元的年收入垫底,与榜首科室的收入差距高达31.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5万元),显示出垫底科室与榜首科室之间显著的收入差距。
(四)薪资增长变化较大的科室
尽管骨科和整形外科的整体薪资水平名列前茅,但与2022年相比,这两个科室的薪资却出现了下滑,分别降低了2%和14%。相反,物理医学与康复科的薪资增长最为显著,高达12%!此外,神经学科、肾脏病科以及过敏与免疫科的薪资增幅也相当可观,超过了10%。这些科室在2023年的薪资增长情况尤为突出。
二、中国医院各科收入状况
(一)全国医生平均收入情况
据《2023年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医生临床平均收入为10.2万元。其中,72%的医生表示税前收入在10万元以下,而仅有13%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年收入超过20万元。此外,医生的收入水平与其学历密切相关。博士学历医生的税前临床收入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下,但收入30万元以上的占比已达到18%;而专科和本科学历的医生收入则多集中在10万元以下。
总体来看,我国医生的收入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之间的收入差异也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行业内的薪酬结构特点以及各层级医生所处的收入状况。
(二)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科室收入排名
根据某医疗机构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该报告针对包括京沪多所顶级医院在内的全国200家医院进行了调研,每家医院收集了20个热门科室、4个职称级别(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的薪酬信息。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一流医院员工薪酬平均约为20.5万元,其中公立医院整体薪酬水平较民营医院高出约三成。
在我国医疗界,平均收入最高的五个科室分别为肿瘤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内科、内分泌科以及神经外科。其中,肿瘤科以正高职称年薪30.2万元、副高25.6万元、中级20.8万元、初级17.9万元、平均年薪23.4万元位居榜首;普通内科平均年薪为21.8万元;心血管内科平均年薪为21.6万元;内分泌科为21.2万元;神经外科为20.9万元。而超声科则以19.5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列被调查科室的末位。
然而,即便一线城市发达地区的医院科室拥有这样的收入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背后涉及到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定价、医保支付体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不同科室“吃香”程度变化
在传统观念中,眼科和外科等科室一直是医疗圈内的“香饽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的转变、学科发展趋势的更新以及医疗政策的调整,各专业的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最受欢迎的科室也在不断更新。
在梅斯开展的一项大规模调查中,生殖医学科以3200票荣登榜首,被评为“最香的科室”;皮肤科(含整形外科)紧随其后,以3100票位居第二。事实上,状元和榜眼的票数与其他科室形成了明显的断层。第三至第六名分别是肿瘤科、甲乳外科、眼科和口腔科等。而在美国备受欢迎的骨科,在国内仅获得了950票,排名已经跌出前五。不过,皮肤科(含整形外科)如今确实大火,说明医美这股风潮同样席卷了国内,其衍生产品更是创造了巨大的产值。
以生殖医学科为例,随着三胎政策的普及,不孕不育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多。该科室具备国家规定的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所需的各种设备和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尽管部分治疗费用昂贵且不能医保报销,但稍微进行相关操作,科室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此外,门诊环境干净、不吵闹,患者大多为高素质、高学历的不孕不育人群,且多为高收入家庭,沟通起来也更为顺畅。
再看肿瘤科,曾经肿瘤的治疗手段有限,患者掏空积蓄后生存率依然很低,医生工作繁忙且缺乏成就感,愿意从事该领域的人并不多。但现在随着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新型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患者5年生存率不断延长。肿瘤科室的发展不仅为医院带来了效益,还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医生待遇也随之提高。此外,承接的学术推广越来越多,科研文章产出也更容易,对职称晋升很有帮助。医患关系压力也相对较小,使得肿瘤科成为了大家眼中“钱多事少医患和谐科研好搞”的好科室。不过,由于众多博士求职者的涌入,该科室的准入门槛也变得较高。
总的来说,“最香”科室的评判标准不仅局限于薪资水平,还综合考量了工作强度、发展前景、医患关系等诸多因素。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情况。
三、2024年医院科室收入相关影响因素
(一)学历对收入的影响
根据丁香园・丁香人才发布的《2025医疗春招报告》显示,在近三年丁香人才春招期间的有效职位中,硕博学历岗位数占比均有所增加,而专本、学历不限岗位占比则相应减少。这表明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例如,来自深圳的小顾就提到,自己原本报考的岗位是招本科生,但面试中硕士学历者就占了一半,医院自然更愿意招聘硕士生。
通常来说,学历越高,在医院求职时往往更具优势,收入水平也相对更高。以护士岗位为例,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应届护士在薪水方面就存在差异。本科学历的应届护生平均薪水能达到2300元,而大专学历的应届护生平均薪水则为2050元。并且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高学历者后续的晋升机会等也可能更多,更有利于薪资的提升;而学历较低者可能会在职业上升通道、薪资涨幅等方面受限。不同学历在医院收入方面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
(二)医院等级与就业选择对收入的影响
从就业渠道来看,以往公立医院是医疗行业求职者的首选之地,但近些年情况有所变化。近三年的数据显示,公立医院的投递量占比明显下降,而民营医院、药企等更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在求职者心目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在医院等级选择上,应届生第一份工作选择三级医院的占比有所下降,而选择一级医院的占比则有所上升。中级职称的医疗求职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一二级医院。这背后是一二级医院收入水平以及工作“性价比”的提升。像一些社区医院放出的校招岗位就广受应届生欢迎。这些岗位相对较慢的工作节奏和较小的工作压力,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例如,广州市部分医院在2024年发布的招聘简章中,薪资待遇就颇为可观。其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本科年薪在19-24万元、硕士21-27万元;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医师年薪在19-26万元、药剂师年薪18-22万元;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医生人均年薪21-29万元、护士人均年薪16-20万元。可见不同等级医院的收入水平正在发生变化,这也影响着求职者的就业选择。
(三)年龄与职称对收入的影响
医护人员的薪资与年龄基本成正比,但在 35 岁之后,收入开始呈现 “两极分化” 的态势。22 - 25 岁人群基本为规培生和住院医,收入在 5 万以下的占比最高;26 - 30 岁的医务人员初级职称占大多数,工作年限不超过 5 年,收入在 5 - 8 万的占比最高;而到了 35 岁后,高收入人群明显增多,年薪 30 万以上的人群占 12.7%,5 万以下人群占比压缩。
职称在其中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据统计,35 岁后的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占 51.2%,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占 34.1%。一般来说,职称越高,对应的薪资待遇也会越好,像在一线城市三级医院副高及以上职称医生平均每年的临床工作收入为 24.6 万元,而县级市同级医生的收入仅为约一半,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人群在收入占比等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情况。
(四)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差异
在接受调研的应届生人群中,普遍对期望年薪的要求不高,对高薪基本不抱希望。其中,期望年薪在 “5 万以下” 的应届生最多,占 31%;其次是 “8 - 12 万”,占 22.2%。往届生中,实际年薪在 12 万以下的群体占大多数,仅有 6.5% 的受调研者年薪在 24 万以上,而在问到往届生的期望年薪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比实际年薪高一层级的选项,期望年薪在 12 - 18 万的人群占比最高。可以看出,不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期望收入和实际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群体在收入期望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相关文章
- 04-03 从审题到答题全攻克
- 03-26 卫生中级考试高频考点全攻略(部分科目)
- 03-21 考试动态 2025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新方式,新挑战!
- 03-19 考试大纲 卫生资格考试面试核心攻略
- 03-17 考试大纲 卫生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深度剖析,洞悉命题规律
- 03-13 考试动态 规培结业考核时间及标准大揭秘!医考党必看
- 03-10 报名条件 卫生资格考试年限要求
- 03-06 考试大纲 卫生中级考试冲刺:解锁传染病防控与流行病学秘籍
- 03-04 卫生中级护理学:迈向护理职业新高度
- 03-03 考试动态 医学基础知识在卫生资格考试中的核心地位与职业发展价值
- 03-01 报名条件 医考异地报考指南:全面解析与备考攻略
- 02-28 考试动态 卫生中级考试重点科目大盘点,你get了吗?
- 02-26 考试动态 速看!2025 年正 / 副高级职称考试报考通知已在 10 地发布
- 02-25 考试动态 广西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区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通知
- 02-24 考试动态 2025卫生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全解析,一文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