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名医生执业证书被强制注销,背后真相值得深思!

2024-12-26 16:01:32

事件聚焦:239 名医生证书被注销
      近期,湖南省涟源市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当地有 239 名乡村医生被强制注销了执业证书。这意味着这些医生面临着解聘,而之后能获得的补助标准仅为每月 180 元。这些乡村医生大多有着多年扎根基层卫生服务的经历,其中不乏年逾 80 岁的老者,他们长期以来默默守护着乡村居民的健康,为乡村医疗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精力。然而,突然接到这样的解聘通知,他们内心满是委屈与不解,在网络上纷纷表达了不满,认为当地卫健局 “超 60 岁不续聘” 的行为并不合法,同时也热切希望能够提高被 “解聘” 后的补助标准。据涟源市卫健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出现今年 239 名乡村医生注销注册的情况,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涟源市乡村医生队伍的老龄化问题在省内比较突出。而且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是五年,每五年需要注册一次。此次注销注册名单依据的是湖南省卫健委发布的相关通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 2024 年 10 月 11 日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4 年全省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到,年满 60 周岁的乡村医生,原则上不再继续聘用到行政村卫生室工作,不再进行乡村医生再注册。不过,这一政策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和热烈讨论。从乡村医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觉得无论是自身的身体素质还是专业素质,目前都仍能胜任乡村医生这份工作,以年满六十岁为由停止他们的执业注册,似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比如,在《请求继续聘用为乡村医生并提升解聘后待遇的报告》中,署名为邓某生、李某芳、杨某连、戴某平的几位来自涟源市杨市镇不同村、社区的乡村医生,就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希望继续执业注册并受聘为乡村医生的愿望。而补助标准更是成为了网友争论的焦点。其实从 2014 年开始,湖南省对老年乡村医生的生活困难补助一直在进行调整,2020 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曾经连续工作 5 - 8 年、8 - 12 年、12 年以上的每人每月分别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120 元、150 元、180 元。但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在村卫生室岗位上奉献多年的医生来说,每月 180 元的补助确实很难维持一个较为体面的生活。此事不仅关系到这 239 名乡村医生的生计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对乡村医疗服务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本就是普遍现象,像涟源市这样一次性注销 239 名超龄乡村医生的注册,会不会对乡村医疗服务的质量产生影响呢?这值得大家去深入探讨。值得欣慰的是,涟源市卫健局已经将部分乡村医生希望提高养老补助待遇的诉求向市政府进行了汇报,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研究处理,后续也会向外通报最终的决策结果。大家都在拭目以待,希望能有一个更妥善的解决方案出现,既能保障乡村医生的权益,也能让乡村医疗服务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官方回应:依据省卫健委文件涟源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此次 239 名乡村医生被注销执业证书,是严格依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 2024 年全省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来执行的。在湖南省的乡村医疗领域,老龄化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涟源市更是如此,这已然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而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每五年就需要进行一次注册。通知中明确提到,年满 60 周岁的乡村医生,原则上不再继续聘用到行政村卫生室工作,也不再进行乡村医生再注册,其目的就是为了逐步解决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这一现状,让乡村医疗队伍能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更好地服务广大乡村居民。其实,湖南省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工作。早在 2013 年,《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武陵山片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提供重点支持的若干意见》(湘发〔2013〕3 号)就明确提出要加强乡村医生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本土乡村医生,解决 “空白村” 和村医队伍严重老化问题。2015 年,《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湘办发〔2015〕38 号)又提出依托省内有关高校设立培养基地,实施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后续也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比如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直接注册为乡村医生,开展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工作等,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数千名乡村医生本土化学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医生青黄不接的压力。不过,此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从乡村医生角度出发,他们觉得自己即便年满六十岁,但身体素质依然能够胜任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并未减退,仅凭年龄就停止他们的执业注册,好像缺乏足够有力的法律支撑。例如,在涟源市杨市镇的邓某生、李某芳、杨某连、戴某平几位乡村医生,就在《请求继续聘用为乡村医生并提升解聘后待遇的报告》中恳切表达了希望继续执业注册并受聘的愿望。但政策的制定往往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考量,老龄化的乡村医生队伍对于乡村医疗服务长远发展可能存在一定局限,而通过这样的举措,后续可以引导更多年轻的、专业的医疗人才补充进来,提升乡村医疗整体服务水平。目前,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关注此事引发的各种声音,希望能在执行政策和保障乡村医生权益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让乡村医疗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医生诉求:渴望继续执业与提高待遇在这次 239 名乡村医生被强制注销执业证书的事件中,这些乡村医生们有着强烈的诉求。他们中的许多人觉得,自己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专业素质,当下依然能够胜任乡村医生这份工作。就像涟源市杨市镇的邓某生、李某芳、杨某连、戴某平几位乡村医生,在《请求继续聘用为乡村医生并提升解聘后待遇的报告》里言辞恳切地表示,以年满六十岁为由停止他们的执业注册,似乎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他们满怀期待,希望能够继续执业注册并受聘为乡村医生,继续在熟悉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乡村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而且,补助标准也是他们极为关注的一点。目前 “解聘” 后每月 180 元的补助标准,对于这些在村卫生室奉献了多年青春与精力的医生来说,确实有些难以维持一个较为体面的生活。要知道,他们长期扎根基层,风里来雨里去,为乡村医疗事业默默付出,面对村民们的各类健康问题,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诊治。现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他们渴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提高 “解聘” 后的补助标准,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多一份保障。

从法律层面来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些乡村医生们,也希望自己的合理诉求能够通过合法途径得到回应和解决,他们期待着相关部门在执行政策的同时,也能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继续执业的机会或者更合理的补偿待遇,让他们多年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认可。

网友热议:补助标准与乡村医疗受关注
质疑补助合理性
在湖南省涟源市 239 名乡村医生被强制注销执业证书这一事件发生后,网友们对相关补助标准的合理性展开了热烈讨论。目前 “解聘” 后给予这些乡村医生每月 180 元的补助,这一标准着实受到了大量质疑。
要知道,这些乡村医生大多有着多年扎根基层的经历,他们长期坚守在村卫生室,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医疗服务。他们不仅要诊治村民们的各类常见疾病,还要承担如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报告处理、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且琐碎。
从 2014 年开始,湖南省虽对老年乡村医生的生活困难补助一直在进行调整,2020 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曾经连续工作 5 - 8 年、8 - 12 年、12 年以上的每人每月分别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120 元、150 元、180 元,但对于那些在村卫生室岗位上奉献了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医生来说,即便按照最高标准的 180 元 / 月,在如今的生活成本下,也很难维持一个较为体面的生活。
许多网友纷纷发声,认为这样的补助标准对于这些为乡村医疗事业奉献了青春与精力的医生是不公平的,呼吁相关部门应站在乡村医生的实际生活角度考量,提升补助标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让他们的晚年能多一份保障,也让他们曾经为乡村医疗所付出的心血能得到更合理的回馈。

担忧乡村医疗质量
这起 239 名乡村医生被强制注销执业证书的事件,犹如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引发对补助标准争议的同时,也让大家对乡村医疗体系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本就是普遍现象,而涟源市此次一次性注销 239 名超龄乡村医生的注册,无疑让乡村医疗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老龄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熟悉村里每一位村民的健康状况,对于常见疾病的诊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方法,他们长期以来就是乡村医疗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守护乡村居民健康的坚实防线。
如今,他们面临解聘,后续年轻医生能否及时补充进来,补充进来后又能否快速适应乡村医疗环境、与村民建立起像老医生们那样的信任关系等,都是未知数。一旦衔接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乡村医疗服务质量出现波动,比如村民就诊时等待时间变长、一些常见疾病得不到像以往那样及时准确的诊治等情况。
所以,如何解决好乡村医生保障问题,让他们安心在乡村医疗岗位上工作,或者在他们因年龄等原因离开岗位后,确保乡村医疗服务不受太大影响,保障乡村居民依旧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急需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事务,凸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延伸思考:注销执业证书还有哪些情况除了此次因年龄超 60 岁被注销执业证书的情况外,其实在其他一些情形下,医生也会面临强制注销执业证书的结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存在以下情况时,医师的执业证书会被注销。比如,当医师受刑事处罚时,其执业证书会被注销,像之前东平县的陈安平、王亚两名医师,因受刑事处罚(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22) 鲁 0923 刑初 389 号,判决时间 2023 年 4 月 19 日),依据相关规定,其医师执业证书就被予以注销注册,注销后证书作废。
还有,如果医师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同样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例如,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出现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师执业证书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开展医学临床研究中,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义务或者取得知情同意,情节严重的;以及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拒绝急救处置,或者由于不负责任延误诊治等情节严重的诸多行为时,就可能会被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进而被注销注册。
另外,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也会被注销注册。像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曾有彭医生、王医生等 4 名医师,因年度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就被注销了注册,失去了接诊看病的资格。
此外,若医师中止执业活动满二年,或者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应当办理注销手续的其他情形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也会对其进行注销注册,废止医师执业证书。
广大医师朋友们需要对这些规定有所了解,避免因触及相关情形而导致自己的执业证书被注销,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涯,同时也保障医疗行业规范、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