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正高)[代码:032]

《急诊医学(正高)职称考试指南》


一、考试性质与目的

急诊医学正高职称考试是为了评价申请正高级急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考试旨在选拔出在急诊医学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丰富临床经验和卓越应急处置能力的专家型人才,以推动急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高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报考条件

1. 一般要求具有副高级急诊医学职称,并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 2. 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通常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3. 持有有效的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并在规定的医疗机构中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工作。 4. 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

三、考试内容

1. 专业知识    - 急诊医学基础理论:包括急诊医学概论、急诊症状学、急诊心电图、急诊超声等。    - 常见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涵盖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泌尿系统急症、内分泌与代谢急症、中毒、创伤等。    - 急诊急救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机械通气、深静脉穿刺等技术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    - 急诊医学管理:熟悉急诊科室的管理、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 2. 专业实践能力    - 急诊病例分析与处理:能够准确分析急诊病例,做出快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决策,包括现场急救、转运和院内救治。    - 急诊急救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术,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实施操作。    - 应急处置能力: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包括组织协调、现场救援、伤员分流等。    - 多学科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科室密切协作,共同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综合救治。 3. 学科新进展    - 了解国内外急诊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如急诊医学的前沿理论、新型急救设备和药物的应用、急诊信息化建设等。    - 关注急诊医学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对本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考试形式

1. 考试通常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一般为 3 小时左右。 2. 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等。单选题和多选题主要考查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题则着重考查临床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备考建议

1. 系统复习专业知识    -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系统复习急诊医学的各个方面知识。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籍、学术论文等资料进行学习。    - 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归纳,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帮助梳理知识点。    - 定期进行自我检测,通过做模拟题、历年真题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加以强化。 2. 积累临床经验    -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 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活动等,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临床思维。    - 关注急诊医学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及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3. 关注学科新进展    - 订阅专业医学期刊、关注医学网站和学术公众号等,及时了解急诊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等,与国内外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和技术方法。    - 对学科新进展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 提高答题技巧    - 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要求,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例如,在案例分析题中,要认真阅读病例资料,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判断。    - 注意答题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在某一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    - 答题时要认真仔细,注意书写规范和答题格式,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


六、考试注意事项

1. 提前熟悉考试规则和操作流程,避免因不熟悉考试系统而影响答题。 2. 携带好必要的证件和文具,如身份证、准考证、黑色签字笔、2B 铅笔等。 3. 考试前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听音乐等,调整自己的状态。 4. 答题时要认真仔细,注意书写规范和答题格式。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

总之,急诊医学正高职称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核。考生需要认真备考,系统复习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
关注学科新进展,掌握答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顺利晋升正高级职称。


以下是一些急诊医学(正高)考试的真题及答案:

一、真题

  1. 患者男,60岁。因腰痛、乏力2个月入院。入院后经过骨髓检查、血清蛋白质电泳等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Hb 61 g/L,予200ml A型红细胞悬液,输血50ml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头昏、胸闷、心悸,尿呈茶色。此时应该立即进行的抢救措施包括哪些?(多选题)

    A. 立即停止输血
    B. 放缓输血速度
    C. 吸氧
    D. 监测生命体征
    E. 留置尿管
    F. 采集患者及供者血液标本送检

  2. 患者男,65岁。主因活动后背部剧烈疼痛5小时,双下肢无力1小时入院。同时伴出汗、心慌、胸闷等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唇发绀,心率8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3/6级舒张期杂音。右侧足动脉搏动摸不到,右下肢皮温低。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多选题)

    A. 心电图
    B. 胸部X线检查
    C. 肺动脉造影
    D. 肺功能检查
    E. 心肌酶
    F. D-二聚体

  3. 关于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 大脑皮质脑细胞最易受损
    B.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C. 可致肺源性心脏病
    D. 可致高血红蛋白血症
    E. 可致血液粘稠度升高

  4. 以下关于感染性休克时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注意点,哪些是正确的?(多选题)

    A. 需要在充足血容量的前提下
    B. 逐渐增加剂量
    C. 注意纠正酸中毒
    D. 联合使用缩血管药
    E. 单一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受体脱敏”现象,交替使用不同扩张剂

二、答案

  1. 答案:A、C、D、E、F。解析:考虑的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监测尿量、静脉补液、稳定生命体征、采集患者及供者血液标本送检等,此外还要进行吸氧、留置尿管、监测生命体征等操作。放缓输血速度一般是在输血前就应当注意的预防措施,而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
  2. 答案:A、B、E、F。解析:患者活动后背部剧烈疼痛,双下肢无力,伴出汗、心慌、胸闷等不适,主动脉瓣3/6级舒张期杂音,右侧足动脉搏动摸不到,右下肢皮温低,怀疑主动脉夹层或肺动脉栓塞等疾病,需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心肌酶、D-二聚体等项目确诊。
  3. 答案:C、D、E。解析:高原病主要由缺氧引起,对全身各系统均有影响,其中以脑、心、肺、血液系统等最为重要,大脑皮质脑细胞并非最易受损;机体严重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在机体代偿功能不全的情况下,缺氧可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但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并非一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高原地区肺动脉压长期持续升高,右心负荷加重,久而久之右心衰竭,缺氧和肺动脉高压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长期慢性缺氧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过度,形成高血红蛋白血症,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又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右移,组织缺氧更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红细胞增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流阻力增加,肺动脉压进一步升高,肺循环、体循环均出现淤血,表现为全身性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等。
  4. 答案:A、B、C、E。解析:感染性休克时使用血管扩张剂需要在充足血容量的前提下,逐渐增加剂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并可联合使用缩血管药。但单一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受体脱敏”现象,导致药物效果降低,因此应交替使用不同扩张剂以避免此现象。

请注意,以上仅为部分急诊医学(正高)考试的真题及答案,且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时,题目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考生需要充分准备,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


在线学习只要3秒
  • 购买课程
  • 金瀚教育网提供了支付宝支付、网银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等在线支付方式,均安全有效,您可以选择佳的支付方式进行购买。
  • 下载客户端
  • 支持手机APP和平板电脑端苹果和安卓用户均可从各应用市场下载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 轻松上课
  • 适配各种电脑机型的各种浏览器浏览器和手机的数据互通,让换设备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