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称申报正副高全流程指南

2024-11-09 15:15:18

一、申报前须知

(一)适用范围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医疗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各地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二)评审条件

评审条件依据《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渝人社发〔2022〕52 号)执行。以医疗类为例,要求申报人员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同时,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提供 5 - 10 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三)不适用范围

公务员(含参公管理的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参加职称评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专业技术人才受到政务(党纪)处分的,在处分影响期内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违反医务人员行业作风等其他规定不得晋升职称(职务、职级)期间的,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

(四)申报方式

卫生技术高级职称申报实施网络申报评审,具体网址为:http://183.230.146.15:20553(申报期间开放,具体操作见《卫生高级职称申报系统操作指南》)。

(一)本人申请

申报人在了解申报要求后,需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执业证书、业绩成果、科研论文等。申报人务必确保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是申报成功的重要前提。不同人员类别需按人事管理权限提交审核,如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和合同制聘用人员须经现工作单位履行审核、公示等程序后推荐申报,材料加盖现工作单位公章。

(二)单位审核推荐

1.单位应积极指导本单位人员申报,有条件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申报条件并择优推荐。例如,一些单位可能会对申报人的科研成果、临床工作表现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2.单位需严格审核申报材料,对学历证书可通过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等渠道进行查验,对论文、综述的发表情况应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进行查询核实,确保材料真实、准确、齐备。对不符合条件的不得推荐上报,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

3.单位确定推荐人选时,应结合考核及履职情况择优确定。一般来说,单位会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申报,确保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例如,若单位副高职称岗位已满,即使申报人条件优秀,也可能无法获得推荐。

(三)确认审核

1.县级及以下单位申报人员到县(市、区)卫生健康委确认,市级及以上单位申报人员到单位或主管部门确认。确认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仔细审核网上提交材料是否真实准确、清晰可辨。他们会重点关注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如业绩成果是否有相关证明材料、科研论文是否符合要求等。

2.工作人员确认申报信息后,会在《申报表》相应栏目内签名。经人社部门复核并盖章,确保申报流程的严谨性。

(四)设区市审核

各设区市申报材料应经市卫生健康委、人社局审核,并在申报表上盖章。市卫生健康委和人社局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包括申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等方面。他们会根据评审标准,严格把关,确保推荐的申报人员符合高级职称的要求。

(五)省级终审

卫生健康委、省人社厅对申报材料进行终审。终审环节会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包括对申报人的学历、资历、业绩成果、科研论文等进行全面评估。审核通过人员公示后提交高评委会评审。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三、正高申报具体环节

(一)成绩分布

卫生资格考试正高分值分布因年份和省份而异。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难度可能增加,分值分布可能向低分偏移;不同省份的考试难度和评分标准不同,分值分布也会有所差异。全国平均分通常在 60 - 70 分之间,高分段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只有几百人左右。这呈现出高分低分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考生需要在备考中注重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以争取更高的分数。

(二)答题时间及形式

副高是 8 分钟答题时间,正高是 10 分钟答题时间。答辩分为命题答辩和自由答辩两部分。命题答辩主要考察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及本专业新进展。在专业范围内由评委出题,试题一般包括基础理论题和专业题,考生进行抽取题目进行答辩,正高的命题答辩一般是 5 选 3。同时在答辩的过程中回答考官提出的相关问题,这也是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及知识的积累。自由答辩则是考生根据自身熟悉的类型,围绕着所报专业选定范围及题目进行大概的论述,再由考官进行提问,考生进行答辩。这两个部分的分值各占一半,也就是各占 50%。

(三)答题拿高分技巧

首先要冷静审题,明确考点,一定不能匆忙答题,语速不要太快。面审原则是关键词得分,客套话和废话不要讲,逻辑要清晰,主干展开要条列化引导。在答题过程中,要避免照搬参评论文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内容论述出来,这样会更有说服力。考生自己论述时间占 5 分钟为宜,因为评委还要就考生论述的情况进行提问。

(四)面试流程

考生在抽到试题后,先仔细审题,确认所问关键点,在 10 - 20 分钟的准备时间内理清思路,针对问题设计回答。在命题答辩环节,考生要重点把原理说清楚,无需过多回答操作过程。在自由答辩环节,考生要根据自身熟悉的类型,围绕着所报专业选定范围及题目进行大概的论述,再由考官进行提问,考生进行答辩。整个面试过程中,考生要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申报晋升,既要有晋升成功的想法,又要有晋升不成功的思想准备。同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善于应对。

四、申报材料准备

(一)基本信息材料

1.免冠照片:需提供近期免冠照片,一般为一寸或二寸照片,用于申报材料的存档和证书制作。

2.思想和工作总结:对自己在卫生专业技术工作中的思想认识、工作表现、专业成就等进行总结,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3.一年参保记录:提供最近一年的社保参保记录,证明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工作状态。

4.委托函:如属于中央在渝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委托我市评审职称的,应由其具有职称评审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出具委托评审函。

(二)学历学位材料

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各阶段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这些证书是证明自己学历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

(三)现有资格材料

前置职称 (资格) 证书:提供已取得的卫生相关专业职称证书复印件,如副高职称证书等。这是申报更高一级职称的重要前提条件。

(四)进修或培训经历

有则提供,无则不提供。如果有进修或培训经历,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进修结业证书、培训成绩单等。这些经历可以证明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断提升。

(五)职称外(汉)语

有则提供,无则不提供。如果有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可提供复印件。在一些地区,职称外语可能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参考条件之一。

(六)继续教育

近五年的继续教育合格证明或继续教育登记表,需有相关审核部门印章。继续教育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提供近五年的继续教育合格证明或登记表,证明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持续学习和提升。

(七)近 5 年年度考核结果

年度考核结果佐证文件或结论证明:提供近五年的年度考核结果佐证文件或结论证明,如单位出具的考核评价表、考核结果通知书等。年度考核结果是对自己工作表现的综合评价,也是申报高级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八)专业考试成绩单

仅申报副高提供。如果申报副高级职称,需提供专业理论笔试成绩单或综合合格成绩保留证明,如中国卫生人才网查询打印的成绩单等。

(九)代表作

1.按照要求,申报人员提供取得现职称以来最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成果作为代表作。提交代表作副高至少满足两类,正高至少满足三类,不超过 5 项,不重复提交同一项代表作。

2.代表作可以包括科研课题、发明专利、学术论文、专业著作、科普作品、重点工作情况等。例如,科研课题需提供研究报告和相关获奖证书;发明专利需提供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学术论文需提供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复印件;专业著作需提供主编或参编的专业书籍;科普作品需提供主编或参编的向大众普及专业科学知识的书籍或文章;重点工作情况需提供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人才培养、临床案例等方面的材料。

(十)属于破格申报的

提交符合破格条件的佐证材料。如果符合破格申报条件,需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如重大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突出贡献证明等。

(十一)其他附件材料

结合本人实际,可提供援藏援外、脱贫攻坚、省部级以上表彰、新冠疫情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等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证明自己在特殊时期或特殊工作中的表现和贡献,为申报高级职称增加砝码。

五、申报注意事项

(一)申报人员应确保符合条件

1.申报人员务必仔细核对自身条件是否符合申报要求,包括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例如,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申报正高职称可能要求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师职务满一定年限。同时,要确保自己的执业证书与申报专业一致,如申报医师类别需按规定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且申报专业须与执业注册范围一致。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申报人员需注意 “基层卫生中级职称” 和 “基层卫生高级职称” 实行 “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仅在考试评审县(市、区)域内向下或平行流动时有效。若向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县(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流动并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时,应另行依规取得全国统一的卫生中级职称、全省统一的卫生高级职称。

(二)申报材料务必完整准确

1.所有申报材料应统一装入档案袋内,档案袋正面应写明申报人姓名、单位名称、申报专业、申报职称、单位类别,并列出申报材料目录,档案袋底端封口处应醒目地写上申报人所在单位名称。

2.申报材料中的所有内容、表格的填写均要求字迹工整、清楚。例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个人述职评议情况表等应认真填写,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错误信息。

3.申报材料应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如提供虚假材料,一旦被发现,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被取消申报资格,甚至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再次申报职称评审。

(三)遵守评审规定不得违规操作

1.在评审过程中,申报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例如,不得与评委进行不正当的接触或贿赂评委。

2.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评审环节,如对口支援要求,省、市(州)医疗卫生机构和县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在申报副主任医师职称评审前,须有累计 1 年以上在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经历。申报人员应认真履行这一要求,不得伪造对口支援经历。

3.健康科普要求也需引起重视,面向社会公众、媒体,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年 1 次;或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报刊或新媒体平台,发表健康科普文章、音视频作品,每年 1 篇(条);或在各级媒体、行业报刊,发表健康科普文章、音视频作品,每年 1 篇(条)。申报人员应确保按要求完成健康科普任务,不得敷衍了事。

(四)评审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1.在专业答辩环节,申报人员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答辩的程序和要求。如命题答辩中,要认真分析抽到的试题,在规定时间内理清思路,准确回答问题,并能应对评委的提问。自由答辩时,要选好题目,提前收集资料,做好论述准备,同时注意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2.论文作为评审的重要材料之一,应符合相关要求。从本专业比较著名的、影响因子较高的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杂志和核心期刊中挑选自己的评审论文,通常情况下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论文的结构要完整,篇幅应达到 1500 字以上,无国际统一刊号(ISSN)或国内统一刊号(CN)的论文,一律不能选为评审论文。增刊、特刊、专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在境外、港澳出版的中文刊物及繁体字印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不能作为参评论文,综述性的论文不能选为评审论文。

3.基础理论知识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申报人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疾病控制专业的申报者应掌握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地方病学、寄生虫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流行病学重点是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地理学、临床诊断学、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掌握疾病控制方面常用的卫生统计学方法等。